您现在参观的是沙飞纪念馆。

沙飞的一生传奇而伟大,这里所展出的是他短暂的一生为中国革命摄影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沙飞原名司徒传,祖籍广东开平,民国元年即1912年5月5日出生于广州潮音街一个商人家庭。1926年毕业于广东省无线电学校。同年参家加北伐军,在国民革命军中任报务员。1931年到汕头电台任报务员,在这期间与同事王辉相识、相爱,1933年3月30日他们在汕头登记结婚。

沙飞

沙飞(1912-1950)

这是他们在苏州旅行结婚时,沙飞自拍的结婚照片。青年时代的沙飞受以鲁迅为旗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以摄影为武器,自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把镜头对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反映大众生活。(他曾提出“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利的武器”。)

沙飞夫妇蜜月旅行在苏州 虎丘山

沙飞夫妇蜜月旅行在苏州 虎丘山

1936年沙飞登上祖国南海的国防大门一南澳岛,发表了《敌人垂涎下的南澳岛》组照,成为以国防题材为主题的新闻摄影报道的先声。1936年8月立志要用照像机记录历史的沙飞毅然决然的离开了温馨的家庭,放弃了安逸舒适的工作,来到上海加入革命大潮中。

南澳岛组照1 沙飞摄

南澳岛组照1 沙飞摄

南澳岛组照2 沙飞摄

南澳岛组照2 沙飞摄

这是他到上海填写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籍表。

沙飞学籍表

沙飞学籍表

1936年10月8日,沙飞拍下了鲁迅先生带病出席上海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的闭幕式,与青年木刻家交谈的一组照片。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1936年10月8日) 沙飞摄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1936年10月8日) 沙飞摄

这是鲁迅一生中在同一场合下,拍照最多的一次,也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11天后,即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沙飞怀着极大的悲痛,最早赶到鲁迅先生的住所拍摄了鲁迅的遗容。接着,又拍摄了上海各界隆重追悼鲁迅先生的悲壮场面,为人们留下了对鲁迅先生深深的哀思和永恒的怀念。这些照片,在当时的进步杂志广泛刊登。因此,正在求学的沙飞被反动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当局责令退学。

《中流》杂志封面——鲁迅先生遗容 沙飞摄

《中流》杂志封面——鲁迅先生遗容 沙飞摄

沙飞带着对当时不合理社会制度下种种不平等现象的憎恨和对广大人民的真挚同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角落,把镜头对准在苦难中挣扎呼号的劳苦大众。这些揭露性的摄影艺术作品被当时的有识之士称为“大众生活的写真”。人力车夫、码头工人等。

码头工人 沙飞摄

码头工人 沙飞摄

人力车夫 沙飞摄

人力车夫 沙飞摄

这是他1936年12月和1937年6月分别在广州和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时发布的海报。

沙飞个人影展海报

沙飞个人影展海报

语音讲解

地址: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台头村北  联系电话:0311-83985835